湘东中等学校2019年度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湘东中等学校由湘东区政府主办,同时挂牌萍乡陶瓷职业中等学校、湘东区教师进修学校、湘东区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2019年5月被省教育厅设置为普通中专。目前校园占地面积共86129.4㎡,湘东校区已完成校建的一期第二期工程建设,校舍建筑面积40484.3㎡,运动场面积24000㎡,寄宿生宿舍面积6390㎡。进行了全面平整、绿化、美化、亮化,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建有教学搂、实验楼、实训楼、公寓楼和400米标准运动场。
(二)学生情况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不断提高,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巩固率明显提高,学校目前共有职高班共45个,在校学生数1706人;校开设了机械加工、汽车应用与维修等10多个,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结构体系。
学校与萍乡开放大学(原萍乡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办学,开展成人学历教育,目前在读学员共计667人,其中14个(4个本科,10个专科),共计53个班。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28人,专任教师总数107人,聘任教师2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7人,比率90.7%;高职称51人,比率47.66%,双师型教师45人,占教师比率66.18%,高职称教师51人,占教师比率47.66%。
(四)设施设备
1、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校内现有综合实验楼一栋,实训楼一栋,教学楼两栋,实验室 28个。 有教学用电脑218台,多媒体教室2个,安装了配套的网络设备、卫星接受器、闭路电视系统。备有音乐室1个,舞蹈房1个,师生活动中心1个,室外篮球场1个,乒乓球桌6张,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
2、图书阅览条件 图书、阅览室各2间,藏书43647册,报纸18种,期刊12种;电子阅览计算机数218台。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1、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我们的学生是湘东中学、麻山中学选拔后的,文化成绩弱,行为习惯整体不好,家庭经济情况大体贫困。例如:2018级春季幼教班42个孩子,18个左右孩子是离异家庭中长大,近80%的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这些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多也就成了“问题孩子”,他们之中很多缺乏应有的涵养,行为习惯差,纪律散漫,纨绔不羁。班上还两个孩子是精准扶贫对象,家庭经济尤其困难,另有三个孩子患有严重疾病,诸如肌肉萎缩、肾病综合症、尿崩症。就是一些这样的孩子来到了我们湘东中专,我们甚至想湘东中专的孩子比重点中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化,我们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因为这些原因,学校教学、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极大。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这些年学校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结合湘东文化和湘东精神教育,组织开展湘东职专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实施湘东中专特色德育模式,积极开展军训、特色升旗仪式、文明礼貌月活动、法制报告会、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活动、表彰活动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发展优良个性,培育幸福成长观;建立健全学生会、团总支等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关心集体;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升,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湘东职专特色德育模式在周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文化课合格率。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总共有七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公共艺术。每学期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体育为场外随堂测试。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分为优异(85分以上)、及格(60-85分)、不
及格(60分以下)。对于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下个学期的第三周学校统一组织补考,补考不合格者,毕业前再次参加补考。本年度全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4.24%。
3、技能合格率。2019年度,由于学校加强了组织宣传力度,提高了考前培训质量,学生参与报考职业资格证书的热情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年累计共组织了1706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其中有部分学生取得了相关或相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合格率达94.56%,较上年度增长2.37%。
4、体质测评合格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要求,制定学校2019-2020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有计划组织1706名同学进行健康体质测试。经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9.99%。从测试数据来看,学生的健康体质良好,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锻炼收到应有效果,尤其是体育课和每天的大课间跑操。
(二)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使命感 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校魂凝聚人、文化熏陶人、精神鼓舞人、感恩激励人、就业稳定人、校史教育人、品牌影响人。校团委、学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理论学习满意度92%、学习满意度96%、实习实训满意度9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8%、生活满意度92%、校园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1%。
(三)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实行生均公用经费及助学金政策,根据《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2019年全年申请拨付学校助学金31.5万元,上报国家免学费109.38万元,上报建档立卡费15.739万元,助学金和建档立卡费全部到位,并通过银行代发发放学生手中。
(四)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先后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关系。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畅通,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学生的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有较多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屡创新高。
2019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9.99%,比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出0.53%。学校的就业率平稳,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这与学校认真考察就业单位,组织召开就业促进动员会和就业推介会,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等是分不开的。
(五)职业发展
学校围绕“依托当地资源,紧扣当地市场,对接当地园区,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了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根据学生,有针对性的调研、选择、组织部分综合测评好的企事业单位到校面对面宣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企业家论坛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渠道。每年毕业季有计划的召开实习就业招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一位毕业生提供多个对口岗位,确保毕业生就业对口。2019年,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8.6%,就业对口率达99.99%。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完善就业管理制度,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走访,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毕业生对企业和学校的满意度,并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性的不断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反馈和整改,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先后下发调查问卷1000份,就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进行调研,企业满意度98.60%,毕业生母校满意度91%,毕业生工作对口满意度99.99%、工作环境满意度95.8%、工资水平满意度97.9%、企业管理满意度98.2%、发展前景满意度92.1%、工作生活满意度98.2%,对工作情况总体满意度达96.3%。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除做好文化课、课教学外,还注重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校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分析显示,我校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要求总体来说是满意的,很多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敢于担当,有不少毕业生还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企业的管理人员。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动态调整
1、立足社会需求,优化设置。各成立了校级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学校地处工业园区优势,组织开展调研论证,指导内涵建设。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优先方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教产相互促进”运行机制,每年召开“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服务对象逐步向当地企业转移,议程内容也由调研人才需求为主变为洽谈合作培养为主。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设置,2016年上半年,新增设了酒店管理,2018年上期再增设了吉利汽车、航空,使学校数达到了8个,2019年达到9个。
从各近两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基本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机械加工类,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渠道宽,招生人数总体上稳中有升;计算机应用等信息技术类,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招生人数增幅明显;学前教育等教育类,招生人数增幅巨大,反映了民生改善后教育支出明显增长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电子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高铁在招生方面爆冷,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现象,说明该领域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与社会期待有差距。
2、促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学校在《关于推进“三合作”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建设要对接产业优化课程设置,依托工作岗位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产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重点推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对比研究国家《教学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要求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各组建专门团队进行修订。各从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课程设置建议等方面对相关行业企业及学校进行了调研,在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分析论证,研究讨论典型工作任务和人才素养要求,持续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修订任务。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品牌建设。在现有的中,经市教育局评审、省教育厅认定,现有机械加工、学前教育、2个示范性,汽车运用与维修、酒店管理2个规范化,计算机应用、高职高考2个合格。在建设方面,学前教育、机械加工两个是我校规模效益较好的传统优势。学校对上述重点给予了一定倾斜,并提出了明确的特色发展要求,在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我校被评为省级重点普通中专。
2、.深化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使用“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3、以教学管理规范为指导,加强教学研究,抓好课堂教学。深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派51个学生代表参加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选手获得4个市级一等奖,获得42个市级2等奖。选派13个学生参加了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有18计算机的邓金春和王文2位同学获得了省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项目的团体赛三等奖),组织了20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比武课,其中有刘茜、李维林、杨美、凌艳、文沐贤、陈谌等老师的比武课比较精彩。选派了6名教师湘东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教学效果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选派6名教师萍乡市职业学校课优质课比赛,文沐贤老师荣获一等奖,余萍英、甘志玮、陈利瑶、凌艳、潘燕获得二等奖
4、组管理体制日渐成熟,组组有特色,良好的竞争机制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自08年实施组管理以来,各组从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做出杰出贡献。汽修、机械针对部内男生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设置《课堂质量跟踪记录本》、全员课间值班等途径,倡导并实践“制度约束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全体教师将学生教育与管理提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教师培养培训
教师培养培训有长远规划、年度安排,有措施和经费保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全员培训,学校两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中,遴选教师5人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27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四)规范管理情况
1、加强教学管理。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2018年学校制定出台了《教师队伍管理与调配规定》,提高了部间教师的临时调配效率;2019年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工作量相关规定》,推行了绩效考核改革、工作量考核改革,调动了教师任课的积极性。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调整完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成绩将作为评选年度“教学质量先进部”的根本依据,引导各部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内涵建设发展。
2、规范学生管理。学校不断强化管理责任意识,形成校党支部、分管领导、政教处、组、班主任、学生会多层次立体学生管理网络,学校聘请教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坚持不懈抓日常行为规范,以夯实学生的基础道德。2019年度政教处继续推行行政值班制度,加强检查,及时反馈。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并督促整改,做到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政教处进一步完善了了《学生校园手机管理管理制度》《学生违纪管理制度》《走读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认真落实制度执行。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合理安排各班卫生区域,督促学生1日3扫,校园环境得到一定好转。另外,针对学生问题每月开展专项整治,如手机整治、早恋整治、迟到整治、吸烟整治等。同时,严格执行学生请假制度,做到请假家长同意、班主任、政教值日签字并携带校卡在门卫处登记方可允许进出校门。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及车辆门卫登记制度,确保安全方可进入校园。
3、建立完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规范校产管理,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检查学校的财产的使用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会计、出纳、劳资管理规范,按要求做好各项支出与报账及各种劳资事项,及时催缴应收费用,做好各类统计报表。对所有上交票据按上级财务要求仔细检查,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票据要求补全手续;及时向校长室汇报财务情况,方便校长室决策。始终把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放在一位,严防食品中毒或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本学年度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上半年学校食堂严把进货关、卫生关、质量关、服务关,让师生吃得安心、顺心、放心。做好学校的保卫和保洁工作,加强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建立并强化24小时巡逻制度,对一些重要部位要求做到严防死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加强对水、电、财物等管理,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物尽其用。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硬件配套工作。19年学校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完成学校达标提升400米标准运动场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并成功举办两次大型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熟悉相关政策,积极做好项目申报,本期已顺利完成多个项目申报,预计将为学校争取到建设资金1个多亿。
4、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完善了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教育,并将安全教育融入教学课堂;加强督查,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做好门卫值班、校园治安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确保管理上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消防工作预案,落实火灾隐患的检查、整治措施;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预防传染病工作的管理,严禁销售“三无”和变质食品;加强对学生防溺水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严禁学生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塘等场所游泳;建立应急工作预案,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对突发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5、重视科研管理。根据学科与性质成立教研组,按照学校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充分把握经济市场规律,不断调整与充实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探索符合实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发展途径与办法。从教与学的层面充分展开课题研讨。把如何让学生学会与掌握,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水平,作为研究的重点。努力构建适合职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
6、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制定了《学校网站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网站(博客)管理和信息发布评比办法》,2017年10月制定了《信息化(多媒体)设备安全使用责任书》、《信息化(多媒体)设备使用和交接制度》和《网络、多媒体设备报障--维修工作流程》。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办公的应用能力,降低了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有力的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德育工作情况
1、完善德育机制,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提高德育实效。今年以来,学校实行领导带班、组包班制度,值班老师都能做到坚守值班岗位,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晚自习、就寝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体系,发挥组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形成政教处、组、班主任、学生自主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将我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贯穿于德育管理之中。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父母课堂》、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校联系卡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反馈学校德育工作情况,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并举,各类文化包容生成,逐步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徽、校风、校训、校歌等,通过文化、活动贯穿,打造出特色德育品牌。把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理念引入校园;结合职业学校特色完善走廊文化,新建名人雕塑景点,激励学生崇尚技能,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开展了打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竞赛”、校园好声音、技能人物评选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展示了学校和谐、文明、务实、创新的校园新风貌。
3、扎实开展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广播、传统知识、技能之家等社团。每学期评选广播员,在学校公众号设置专栏刊登技术之家成员的作品,知识社团组织了二场传统知识竞赛。广泛开展的社团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党建情况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支部委员3名;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设组长1名。现有党员49人,女党员11人。2019年共有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1人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
2、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校长、书记和党支委成员分别按照主体责任清单要求,认真履行个人主体责任,加强对分管部门中层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同分管部门负责人定期研究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和督促责任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带好队伍;指导和督促责任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日常党建、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之中。
3、以“两学一做”为指导,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学校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带头与辐射,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以亲民服务品牌,培养学生练好技能。服务企业,输送人才,主动融入企业,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指导学生提升技能,彰显骨干党员教师风采。
4、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甘祖昌干部学院、凯丰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坚定信仰,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激发党员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激情,有效解决党员“精神缺钙”、“行动乏力”问题。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特色,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合作办学机制。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做到校企无缝对接,企业向学校输送兼职教师5人,2019年学校订单培养学生123人。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与9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其中,引企入校2家,不仅满足了学生技能实训,同时也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充分的工作岗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定期举行专题会,就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促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校企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先后与企业建立起了引企入校、校中办厂、产教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模式。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达98.6%。
(二)注重学生实习
顶岗实习工作“立足萍乡、面向珠三角和长三角”,根据对口和相近的原则进行。组织召开实习工作部署会;做好全体实习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组织召开顶岗实习动员会;上好全体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课;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及做好实习带队教师的选派工作等各项工作。2019年,学校组织安排166名学生进行校外基地实习实训,还组织了18级145名学生到广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陈明伟组长和胡良发、刘建斌老师驻厂带队。从各实习单位带队教师反馈情况看,实习单位学生比较稳定,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提高了自已的水平。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本着“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各级各类技能赛为抓手,组织师生积极参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一体化”,突出技能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2019年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840人,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90%以上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踏上就业岗位。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就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到了98.6%。学校还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广泛宣传职教,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社会责任、社会贡献、就读职校的政策、优势、发展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让社会认同、支持职教,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校,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二)社会服务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了系列培训服务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培训制度及激励措施。二是统一思想认识,为培训做好智力支撑。三是制定方案完善预案,严格学员管理,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思路,积极拓展培训新领域、新渠道,做好技术支持、技能传承的校企培训合作工作,与高校联合做好师资培训交流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培训人数、培训质量、培训种类、培训规模、培训层次五个方面实现提升。四是利用师资实训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培训项目,扎实做好培训技术服务工作。相继与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就业局、区残联等部门及工业园区企业开展了不同种类、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技能提升和技术培训,培训各类人员共计840人。
(三)对口支援
加强对口扶贫。一是干部扶贫,安排行政管理经验丰富的副校长长期驻扎老关镇檀梓村,担任书记对口帮扶,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二是技术扶贫,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将新的知识和理念延伸到乡村家庭。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落实情况
严格落实生均经费等各项目资金,学校按照实际情况申请、使用各项财政资金,生均经费按照每生每年850元;按照15%的比例评选特困学生,每学期1000元/人的困难补助。同时,学校的各类培训工作也进一步带动了湘东区的各项经济运行。此外,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0多万元的400米标准运动场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严格落实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018年对组进行调整,有原先的7个组合并为4个组,并对组正副主任职位进行了公开竞聘,增强了办学活力;修订完善了《组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聘请农业、科技、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5人,有效地保证了各类教学需要。
2、落实教师编制。湘东中专系湘东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公办中等学校,在师资上,区政府核定公办编制教师128名,专任教师107人,外聘教师21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局指导学校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职称(务)评(聘)量化评估细则》、《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师德考核暨各级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方案》、《学校带头人选拔和培养方案》、《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方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激励机制,确保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学校实施部门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提高部门管理的效能。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3、提升办学水平。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把打造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为工作根本,在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和《教师教研活动制度》等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出台了《关于深化“三合作”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三转变”活动实施方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促进实训教学、技能大赛工作的办法》等系列提升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狠抓课堂实效,努力拓宽升学渠道。在2019年高考中,我校有4名同学二本上线。2019年我校还选派51个学生代表参加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选手获得4个市级一等奖,获得42个市级2等奖。选派13个学生参加了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有18计算机的邓金春和王文2位同学获得了省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项目的团体赛三等奖),组织了20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比武课,其中有刘茜、李维林、杨美、凌艳、文沐贤、陈谌等老师的比武课比较精彩。选派了6名教师湘东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教学效果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选派6名教师萍乡市职业学校课优质课比赛,文沐贤老师荣获一等奖,余萍英、甘志玮、陈利瑶、凌艳、潘燕获得二等奖。
案例二:全面推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素质。今年开始,我校从社会上择优聘请两名教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学生实行住宿制,推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新生入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训,每天六点始,哨声响起,学生五分钟集结完毕,列队晨跑,大课间跑操,各班口号声响起,此后列队就餐,列队上课,列队下课,周五下午列队放学,日日如此,周周如此,月月如此,形成常态,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坚持中磨练了意志,规范了行为,提升了素质,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和社会赞同。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校建压力大。学校周边工农矛盾大,办证程序繁琐,校建资金压力大,宿舍、食堂等建设迫在眉睫。
二是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使得课程在理论与教学的安排上衔接不够顺畅。
三是我校目前师资力量薄弱,包括:教师数量不足,跟不上学生增长的比例。教师类型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要。
一是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从争项资金、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理论过关、技能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满足教学工作要求。
三是加强实训场地建设,采购实训仪器设备,更好的满足在校学生实践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2019年度是学校创新提升年,也是全校上下满怀激情、开拓奋进的一年,湘东中专将坚持以此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结合、校企一体”,为社会和广大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获得“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殊荣,正朝着建设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同时正在为学校转型省属普通中专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下,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倾力支持,湘东职业教育之花定会越放越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