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中等专业学校项目介绍
湘东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区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江西省重点示范性中专,与萍乡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获得大专或者本科学历的机会。同时,学校承担了全区的教师进修培训以及区农业局、就业局等部门的民生培训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截止到2020年9月,投资8000多万元对湘东校区进行校园扩建工程,新建了综合办公大楼、公寓楼,校园实现了全面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学校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实训区布局合理,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共82亩。湘东中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下期在籍学生数1500人。目前,校舍建筑面积已达34533.1平方米,建有普车、普铣、数控车、电焊、自动变速箱、发动机、底盘、整车实训、电控发动机、古筝、民族器乐、手工制作等二十多个实训室。学校会务系统完备,具有四个不同类型的会议室,图书达三万册,计算机达两百多台,所有教室配了网络系统。学生活动设施齐全,标准运动场、四个室外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场。现有教职工128人,专人教师122人,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60人,专业课教师58人,实习指导老师4人。学校目前有42个班级,学生总人数达1500多人,开设了高职高考班、机械模具、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航空服务、高铁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工程、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等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备达专业结构体系。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不断提高,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学生巩固率明显提高,学校目前共有职高班共43个,在校学生数1500多人;校开设了机械加工、汽车应用与维修等10多个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专业结构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28人,专任教师总数102人,聘任教师2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7人,比率90.7%;高级职称51人,比率47.66%,双师型教师45人,占专业教师比率66.18%,高级职称教师51人,占教师比率47.66%。
1、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校内现有综合实验楼一栋,实训楼一栋,教学楼两栋,专业实验室 28个。 有教学用电脑218台,多媒体教室2个,安装了配套的网络设备、卫星接受器、闭路电视系统。备有音乐室1个,舞蹈房1个,师生活动中心1个,室外篮球场1个,乒乓球桌6张,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
2、图书阅览条件 图书、阅览室各2间,藏书43647册,报纸18种,期刊12种;电子阅览计算机数218台。
我校目前在校生1500人左右,多少学生来此农村。由于没考上普高而上职高的学生,大部分存在着一种失落感,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不好,身体素质较差。
学校不断强化管理责任意识,聘请教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坚持不懈抓日常行为规范,以夯实学生的基础道德。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另外,针对学生问题每月开展专项整治,如手机整治、早恋整治、迟到整治、吸烟整治等。学生慢慢的融入了新环境,能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了以前的一些陋习。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实行生均公用经费及助学金政策,根据《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2020年上报国家免学费166.9万元,上报国家助学金21.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全部享受助学金),助学金全部到位,并通过银行代发发放学生手中。
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先后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关系。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畅通,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学生的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有较多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屡创新高。
2020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100%,比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出0.53%。学校的就业率平稳,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这与学校认真考察就业单位,组织召开就业促进动员会和就业推介会,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等是分不开的。
学校围绕“依托当地资源,紧扣当地市场,对接当地园区,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了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根据学生专业,有针对性的调研、选择、组织部分综合测评好的企事业单位到校面对面宣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企业家论坛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渠道。每年毕业季有计划的召开实习就业招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一位毕业生提供多个对口专业岗位,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2020年,学校学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对口率达100%。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完善就业管理制度,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走访,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毕业生对企业和学校的满意度,并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性的不断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反馈和整改,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先后下发调查问卷1000份,就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进行调研,企业满意度98.60%,毕业生母校满意度91%,毕业生工作专业对口满意度100%、工作环境满意度95.8%、工资水平满意度97.9%、企业管理满意度98.2%、发展前景满意度92.1%、工作生活满意度98.2%,对工作情况总体满意度达96.3%。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除做好文化课、专业课教学外,还注重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校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分析显示,我校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要求总体来说是满意的,很多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敢于担当,有不少毕业生还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企业的管理人员。
1、立足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各专业成立了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学校地处工业园区优势,组织开展专业调研论证,指导专业内涵建设。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优先方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教产相互促进”运行机制,每年召开“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服务对象逐步向当地企业转移,议程内容也由调研人才需求为主变为洽谈合作培养为主。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2016年上半年,新增设了酒店管理专业,2018年上期再增设了吉利汽车专业、航空专业,使学校专业数达到了8个,2019年达到9个专业。
从各专业近两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基本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机械加工类专业,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渠道宽,招生人数总体上稳中有升;计算机应用等信息技术类专业,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招生人数增幅明显;学前教育等教育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幅,反映了民生改善后教育支出明显增长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电子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高铁专业在招生方面爆冷,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现象,说明该领域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与社会期待有差距。
1、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在现有的专业中,经市教育局评审、省教育厅认定,现有机械加工、学前教育、2个示范性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酒店管理专业2个规范化专业,计算机应用、高职高考2个合格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学前教育、机械加工两个专业是我校规模效益较好的传统优势专业。学校对上述重点专业给予了倾斜,并提出了明确的特色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我校被评为省级重点普通中专。
2、.深化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使用“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3、以教学管理规范为指导,加强教学研究,抓好课堂教学。深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派51个学生代表参加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选手获得4个市级一等奖,获得42个市级2等奖。选派13个学生参加了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有18计算机的邓金春和王文2位同学获得了省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项目的团体赛三等奖),组织了20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比武课,其中有刘茜、李维林、杨美、凌艳、文沐贤、陈谌等老师的比武课比较精彩。选派了6名教师湘东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教学效果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选派6名教师萍乡市职业学校专业课优质课比赛,文沐贤老师荣获一等奖,余萍英、甘志玮、陈利瑶、凌艳、潘燕获得二等奖
4、专业组管理体制日渐成熟,组组有特色,良好的竞争机制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自08年实施专业组管理以来,各专业组从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做出杰出贡献。汽修、机械专业针对部内男生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设置《课堂质量跟踪记录本》、全员课间值班等途径,倡导并实践“制度约束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全体教师将学生教育与管理提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教师培养培训有长远规划、年度安排,有措施和经费,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全员培训,学校两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中,遴选优秀教师5人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27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1、加强教学管理。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2018年学校制定出台了《教师队伍管理与调配规定》,提高了专业部间教师的临时调配效率;2019年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工作量相关规定》,推行了绩效考核改革、工作量考核改革,调动了教师任课的积极性。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调整完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成绩将作为评选年度“教学质量专业部”的根本依据,引导各专业部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发展。
2、规范学生管理。学校不断强化管理责任意识,形成校党支部、分管领导、政教处、专业组、班主任、学生会多层次立体学生管理网络,学校聘请教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坚持不懈抓日常行为规范,以夯实学生的基础道德。2019年度政教处继续推行行政值班制度,加强检查,及时反馈。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并督促整改,做到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政教处进一步完善了了《学生校园手机管理管理制度》《学生违纪管理制度》《走读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认真落实制度执行。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合理安排各班卫生区域,督促学生1日3扫,校园环境得到好转。另外,针对学生问题每月开展专项整治,如手机整治、早恋整治、迟到整治、吸烟整治等。同时,严格执行学生请假制度,做到请假家长同意、班主任、政教值日签字并携带校卡在门卫处登记方可允许进出校门。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及车辆门卫登记制度,安全方可进入校园。
3、建立完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规范校产管理,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检查学校的财产的使用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会计、出纳、劳资管理规范,按要求做好各项支出与报账及各种劳资事项,及时催缴应收费用,做好各类统计报表。对所有上交票据按上级财务要求仔细检查,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票据要求补全手续;及时向校长室汇报财务情况,方便校长室决策。把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防食品中毒或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本学年度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上半年学校食堂严把进货关、卫生关、质量关、服务关,让师生吃得安心、顺心、放心。做好学校的保卫和保洁工作,加强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建立并强化24小时巡逻制度,对一些重要部位要求做到严防死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加强对水、电、财物等管理,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物尽其用。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硬件配套工作。19年学校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完成学校达标提升400米标准运动场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并成功举办两次大型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熟悉相关政策,积极做好项目申报,本期已顺利完成多个项目申报,预计将为学校争取到建设资金1个多亿。
4、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完善了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教育,并将安全教育融入教学课堂;加强督查,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做好门卫值班、校园治安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管理上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消防工作预案,落实火灾隐患的检查、整治措施;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预防传染病工作的管理,严禁销售“三无”和变质食品;加强对学生防溺水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严禁学生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塘等场所游泳;建立应急工作预案,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对突发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5、重视科研管理。根据学科与专业性质成立教研组,按照学校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充分把握经济市场规律,不断调整与充实专业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探索符合实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发展途径与办法。从教与学的层面充分展开课题研讨。把如何让学生学会与掌握,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水平,作为研究的重点。努力构建适合职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
6、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制定了《学校网站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网站(博客)管理和信息发布评比办法》,2017年10月制定了《信息化(多媒体)设备安全使用责任书》、《信息化(多媒体)设备使用和交接制度》和《网络、多媒体设备报障--维修工作流程》。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办公的应用能力,降低了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有力的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德育工作案例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材的地方。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责,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其中主要的体现在于对后进生的转化。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案例背景:我校是一所普通中专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庭条件差距较大,学生家长素质普遍较低,有的学生家长在家务农,有的忙于做生意,有的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关注,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
我校有一位名叫陈某的男同学。父母离异,只能靠祖父母养活,供其上学,家庭特别困难,虽然学校给予的减免,但是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受,生活极为拮据。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心存自卑心理的学生,他在语言、行为习惯上与其他同学有的差异,很难和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沟通。他的祖父母文化素质低,每天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其学习生活,脾气暴躁的祖父经常将生活上的压力转嫁给孩子,动辄斥责打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陈某同学心理和行为出现了危机。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家庭和成绩感到自卑,不敢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在教室里总是低着头,和老师说话时感到害怕,全身颤抖。学习成绩较差。每天上学放学,在班级内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他似乎与这个班级,与这个学校格格不入。了解发现他对家庭生活很不满,一回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和小伙伴玩,也不与家长沟通,因为他的祖父经常打骂他。他开始自我封闭,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有时他觉的生活没有意义。
看到这些,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陈某同学的心理问题严重到想要通过死亡来解脱的地步。听到班主任反映的情况,我有义务帮助他摆脱心理阴影,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重新拥有健康的心态。
案例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陈某同学出现的心理问题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如何开展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我们打算将陈某的个案当作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进行研究。
案例方法:
1、仔细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
陈某同学出现各种反常现象,源于严重的抑郁症和自闭症,其根本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他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状况告诉其他同学甚至老师。因此,对他进行教育转化应该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重新树立自信心,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班级的温暖、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注,家长的关心和自我的价值。
2、运用激励和表扬方式重建自信心。
在利用单独交流的同时,我还在班级公开场合适时的表扬鼓励。每当他出现一点小进步,我都会及时的给予肯定,还有意识的创造时机让他表现,通过我的引导,让其他同学看到他优秀的一面,增强他的自信心。
我抓住他热心班级的优点,建议班主任并鼓励他担任班级卫生委员。这似乎激发了他潜在的动力。作为住宿生,他每天早晨来得很早,带领同学打扫卫生区,课间和放学后检查卫生打扫和保持情况,经常主动修理班级公物。正因为他的优异表现,班级得了很多的流动红旗。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一致评选他为优秀学生、班干部,并冠以劳模的称号。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及同学的表扬鼓励下,他的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3、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帮扶。
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长,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很大。针对陈某的情况,我建议班主任发动班级同学主动接近他,和他做朋友。鼓励他上课多发言,课后主动帮他辅导功课。知道他家庭条件差,同学们主动帮助他。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同学的帮助让他对这个集体更加的认可,同时也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教育。
4、与家长取得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当我发现到陈某出现的问题时,我就及时与他在外打工的父亲和他的祖父取得联系,了解其在家的表现,共同商量解决对策。一方面,我在学校内开展教育转化。父母亲在家协助教育。我与家长定期沟通陈某的表现。特别的是,我与家长的沟通完全是在陈某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
5、跟踪转化效果,抓反复,防反复。
由于陈某长期的压抑自己,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为了防止刚刚打开的心门重新关闭,我每天都会有意识地观察他的表现,同时利用学生了解情况,对陈某进行反复的教育,以巩固转化效果。
案例结果: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陈某的改变有目共睹。原来在班级里默默无闻,如今经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运动会上,他主动报名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光。课堂上,也时常能看到他的发言,原本自卑的他变得开朗。学习上,他主动向老师同学求助,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日记里,他写到“我觉得以前总是想当然,没有也不敢尝试。是老师和同学让我学会了尝试,从尝试中我找到了自信,在自信中,我不断进步,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自豪”。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支部委员3名;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设组长1名。现有党员49人,女党员11人。2019年共有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1人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2020年调出女党员1人,新增党员一名,预备党员一名。
2、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校长、书记和党支委成员分别按照主体责任清单要求,认真履行个人主体责任,加强对分管部门中层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同分管部门负责人定期研究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和督促责任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带好队伍;指导和督促责任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日常党建、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之中。
3、以“两学一做”为指导,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学校活动。发挥党员,通过党员的带头与辐射,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以亲民服务品牌,培养学生练好技能。服务企业,输送人才,主动融入企业,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指导学生提升技能,彰显骨干党员教师风采。
4、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甘祖昌干部学院、凯丰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坚定信仰,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激发党员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激情,有效解决党员“精神缺钙”、“行动乏力”问题。
在制造业方面,我们深入与工业园企业江西长益光电有限公司、江西锐陆半导体有限公司、江西盛显光电有限公司,浙江怡钛积学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联达博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江苏重村模具有限公司、宁波博大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长期校企合作,涉及有电子专业、机械模具专业、数控专业、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精密涂布专业等,让学生在工厂一线见、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就业。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与一线技术紧密联系的一起,同时也将的制造技术引入课堂,让老师的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同时,我们与企业开展订单班合作,将企业车间一线的产品引入课堂,请一线的技术工人给学生授课,让老师深入一线体验工厂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的使用,把一线产品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产品的要求和加工要点,为以后深入工作一线更好的上手,从而达到深入产教融合的目的。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我们与区各幼儿园(区中心幼儿园,程成幼儿园等)、工业园金石三维有限公司、萍乡市各广告公司、萍乡各大酒店、南昌铁路局等进行长期校企合作,涉及有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电子商务、高铁服务专业等,让学生通过一线的工作实习,更好的融入工作角色,更好的熟知各工作要领,熟知企业文化,更好的了解各工作的具体需要。同时,学校建有航空高铁体验室、电子商务培训室、舞蹈室、形体训练室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工作场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与企业安排学生见习,实习,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岗位中协助员工工作,增加工作经验,为后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顶岗实习工作“立足萍乡、面向珠三角和长三角”,根据专业对口和相近的原则进行。组织召开实习工作部署会;做好全体实习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组织召开顶岗实习动员会;上好全体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课;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及做好实习带队教师的选派工作等各项工作。2020年,学校组织安排146名学生进行校外基地实习实训,还组织了19级1169名学生到广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杨枚发组长和钟江云,阳小连老师驻厂带队。从各实习单位带队教师反馈情况看,实习单位学生比较稳定,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提高了自已的专业水平。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个专业都能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第学期我校都会安排学生报考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学校成立了技能鉴定工作站,拥有26个工种的考评员资质,学生到毕业时,都能够考取2-3个技术等级资格证书,毕业后就可以凭借相关证书上岗,同时也能拿到中专文凭。
我们积极地邀请当地科学家,企业业家,劳模和技术工人现场为学生授课;在校园的文化宣传栏展示著名科学家,企业业家,劳模和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充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同时我们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让学生一线工人师傅近距离学习,手把手教学生技能,学生经过两三个月的实习便能过渡为企业业的合格操作员工,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我校积极加入萍乡职业教育集团,统一安排各项工作,统一沟共享各种职业教育信息,实现多方共赢。
学校本着“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各级各类技能赛为抓手,组织师生积极参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一体化”,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年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43人,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90%以上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踏上就业岗位。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就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到了98.6%。学校还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广泛宣传职教,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社会责任、社会贡献、就读职校的政策、优势、发展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让社会认同、支持职教,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就读职校,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了系列培训服务工作。首先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培训制度及激励措施。二是统一思想认识,为培训做好智力支撑。三是制定方案完善预案,严格学员管理,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思路,积极拓展培训新领域、新渠道,做好技术支持、技能传承的校企培训合作工作,与高校联合做好专业师资培训交流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培训人数、培训质量、培训种类、培训规模、培训层次五个方面实现提升。四是利用师资实训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培训项目,扎实做好培训技术服务工作。相继与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就业局、区残联等部门及工业园区企业开展了不同种类、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技能提升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各类人员共计840人。
加强对口扶贫。一是干部扶贫,安排行政管理经验丰富的副校长长期驻扎老关镇檀梓村,担任书记对口帮扶,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二是技术扶贫,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将新的知识和理念延伸到乡村家庭。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做好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对象
全体师生
二、时间节点
从本方案制定之日起,至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解除应急响应之日。
三、开学前准备工作
1.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要求班主任通过QQ、微信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学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要求学生减少外出,尽量居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外出时佩戴口罩,科学防控疫情。
2.认真做好信息统计和日报告工作。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学生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每天下午3点前及时上报疫情情况,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其中重点排查学生及家庭成员假期是否有湖北省以及其他高发疫区旅行史或密切接触史。
3.班主任要掌握每一名在外省市学生情况,学生返回必须提前三天告知乘坐车次等情况。到家后必须在家自行隔离14天,并每天上报在家情况。根据健康状况由政教处确定具体返校时间并由村委开出证明在家情况。
4.周密做好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储备。开学前要按照疫情所需每班一台手持测温计,总务处每天对校园卫生消毒,为学生提供便利足量的流水洗手的设施。提醒家长为学生提前准备充足的口罩等必备物品(为上课做准备)。
四、开学后需做好的工作
1.做好开学第一天学生报到工作。开学第一天,在校门口设置警戒线,大门口政教处6人和门卫对入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教官负责组织学生每相隔1.5米有序进入校园,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劝返;家长及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入校者,必须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并出示萍码通等信息,无任何异常方可进入。(负责人:全体政教处成员及教官)
2.做好学生健康宣传教育。政教处准备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班主任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疫情安全教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疫情、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负责人:甘志玮)
3.加强校园封闭管理,落实门卫职责,严格强化教官及政教第二人值守登记工作,把好输入关。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严禁一切外来人员外来车辆入校,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进校活动。要进一步严格外来人员、外来车辆进入校园,特殊情况进入必须做好测温、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防止发生因无关人员、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而发生疫情感染事件。(负责人:贾佰胜、值日人员及教官)
4.加强学生家校往返途中闭环管理。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应全程戴口罩,采取自行接送、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定制公交等方式,“点对点”往返于家庭与学校。各班要掌握每一位学生往返学校的出行动态,学生不在上学、放学途中进入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其他场所、不与除家人和学校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接触。针对每个走读生往返交通工具要做好备案。(负责人:班主任)
5.加强餐馆安全闭环管理,严格执行食堂和学生集中用餐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进货有票据、有台账、食品留样和卫生清洁有记录、分餐、用餐有秩序,坚决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生就餐分段错峰、分餐进食,尽量减少聚集性就餐。高考班中餐11点30用餐(晚餐5点),普高班12点用餐(晚餐5点20),严禁学生聚在一起用餐,允许学生打餐后可以带教室用餐。全体学生在校用餐时必须自带碗筷,不能再用食堂公共碗。值日人员要组织好学生用餐纪律和排队时距离,并合理指导学生规范用餐。(负责人:总务处、当日教务值日人员)
6.开学后为避免人群交集采用错时上下学出校门,高考班早上7点30之前入校,下午4点15放学离校。普高班早上7点50之前入校,下午4点25放学离校。引导家长在校门外接送学生,严禁家长进入校园。学生凭校卡出入校园,严禁提前或者爬墙外出。教官指导学生规范出入。(负责人:当日政教值日人员、教官)
7.学生宿舍实行闭环管理。学生进出宿舍必须实名验证,实行晚点名制度,严禁寄宿生夜不归宿。宿舍中午不开门,每个寝室住4人,并要求学生保持寝室卫生及错开位置睡觉。教官及寝室管理员加强寝室巡查,只能住宿生进入学生宿舍楼;宿舍之间不允许串门,学生一律在本宿舍内解决洗浴问题。避免人群交集,严禁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负责人:张萍辉、寝室管理员)
8.追踪学生出勤情况。班主任要每天关注学生出勤及请假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上报政教处,政教处建立并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及病因追踪制度。一旦出现学生因病缺勤,应及时进行缺勤原因追踪。如与疫情早期症状类似、疑似传染病等情况时,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人:政教值日人员及班主任)
9.开展晨午检制度。走读学生每天在家都要进行体温监测,若体温超过37.3,建议居家留观或到指定医院就诊。在进入学校大门时,要自觉接受体温监测,体温正常者可入校学习或工作。学生的晨午检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统计(每天每人有记录台账),上午8点30前报告政教处,午检1点40前班主任负责报政教处,住宿生晚检由当日下班老师负责组织学生温度检测并上报,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测温、观察、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后,发现发热病例,应立即上报、排查原因,若有疑似症状,按规定流程处置。(负责人:陈永锋、胡自华及班主任)
10.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及规范教室、寝室布置,班主任组织学生对教室、寝室、公共卫生间等的环境卫生打扫安排和整治工作;要求学生对教室、清洁区一日三扫,政教值日人员要及时督促。规范布置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单人单桌,保持教室寝室通风。总务处做好食堂、宿舍、浴室、办公室、厕所、图书馆、实验室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卫生每天消毒。(负责人:张德锋、黄明)
11.校园按照“网格化”要求,实行划区划片管理,建立年级、班级、个人的防控管理体系,强化值班人员不定期巡查制度,严防学生扎堆、串教室等现象发生;政教处及教官实行校园巡查制度,疫情没解除前学校不开展随意聚合,班级或学生不得组织和参与集体聚会和活动,下课期间严禁学生聚在一起或随意串班聊天,避免出入人流密集的场所。(负责人:值班人员及教官)
12.实行疫情应急处置闭环管理。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班主任或值班人员,接报第一人应迅速将其安排到临时观察(室)进行隔离,同时报告党政办李维林处,由党政办报告疾控机构和区教育局,并按规定程序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对符合密切接触者判断标准的人员,由属地疾控机构组织开展隔离医学观察,并对其所到场所进行清洁消毒。(负责人:班主任、值班人员、万伟)
13.实行实习闭环管理。学生外出实习需经学校批准,严格做好路途防护。在实习期间,服从属地管理,不去实习之外的其他场所活动,不与实习之外的其他人员接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带队老师或现场指导老师,并按属地要求和规定程座到室占医院就诊。(负责人:余汉虎、黄明)
严格落实生均经费等各项目资金,学校按照实际情况申请、使用各项财政资金,生均经费按照每生每年850元;按照15%的比例评选特困学生,每学期1000元/人的困难补助。同时,学校的各类培训工作也进一步带动了湘东区的各项经济运行。此外,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0多万元的400米标准运动场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1、严格落实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018年对专业组进行调整,有原先的7个专业组合并为4个专业组,并对专业组正副主任职位进行了公开竞聘,增强了办学活力;修订完善了《专业组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聘请农业、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5人,有效地了各类专业教学需要。
2、落实教师编制。湘东中专系湘东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在师资上,区政府核定公办编制教师128名,专任教师107人,外聘教师21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局指导学校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职称(务)评(聘)量化评估细则》、《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师德考核暨各级个人评选工作方案》、《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培养方案》、《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方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激励机制,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学校实施部门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提高部门管理的效能。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3、提升办学水平。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把打造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为工作根本,在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和《教师教研活动制度》等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出台了《关于深化“三合作”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三转变”活动实施方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促进实训教学、技能大赛工作的办法》等系列提升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案例一: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狠抓课堂实效,努力拓宽升学渠道。在2019年高考中,我校有4名同学二本上线。2019年我校还选派51个学生代表参加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选手获得4个市级一等奖,获得42个市级2等奖。选派13个学生参加了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我校有18计算机的邓金春和王文2位同学获得了省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项目的团体赛三等奖),组织了20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比武课,其中有刘茜、李维林、杨美、凌艳、文沐贤、陈谌等老师的比武课比较精彩。选派了6名教师湘东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教学效果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选派6名教师萍乡市职业学校专业课优质课比赛,文沐贤老师荣获一等奖,余萍英、甘志玮、陈利瑶、凌艳、潘燕获得二等奖。
案例二:全面推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素质。今年开始,我校从社会上择优聘请两名教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学生实行住宿制,推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新生入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训,每天六点始,哨声响起,学生五分钟集结完毕,列队晨跑,大课间跑操,各班口号声响起,此后列队就餐,列队上课,列队下课,周五下午列队放学,日日如此,周周如此,月月如此,形成常态,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坚持中磨练了意志,规范了行为,提升了素质,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和社会赞同。
(一)主要问题
一是校建压力大。学校周边工农矛盾大,办证程序繁琐,校建资金压力大,宿舍、食堂等建设迫在眉睫。
二是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使得专业课程在理论与教学的安排上衔接不够顺畅。
三是我校目前师资力量薄弱,包括:教师数量不足,跟不上学生增长的比例。教师类型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要。
一是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从争项资金、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理论过关、技能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满足教学工作要求。
三是加强实训场地建设,采购实训仪器设备,更好的满足在校学生实践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2020年度是学校创新提升年,也是全校上下满怀激情、开拓奋进的一年,湘东中专将坚持以此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结合、校企一体”,为社会和广大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获得“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殊荣,正朝着建设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同时正在为学校转型省属普通中专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下,有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倾力支持,湘东职业教育之花定会越放越绚烂!